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万源市吹响茶叶产业升级号角

——万源市吹响茶叶产业升级号角

发布时间:2024-03-28 15:18:53

  1.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人口有多少
  2. 四川种植茶的优势有哪些
  3. 巴中的自然资源

一、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人口有多少

人口:约56万人

人口密度:138人/km2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总面积4065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地:太平镇,邮编:636350-636450。代码:511781。区号:(+86)0818。英语:wanyuan city。拼音:wanyuan shi。车牌编号:川s。万源市辖1个区级镇、11个乡级镇、41个乡。

万源市辖12个镇、40个乡:太平镇(区级)、青花镇(乡级)、旧院镇(乡级)、罗文镇(乡级)、河口镇(乡级)、草坝镇(乡级)、竹峪镇(乡级)、大竹镇(乡级)、黄钟镇(乡级)、官渡镇(乡级)、白沙镇(乡级)、沙滩镇(乡级)、茶垭乡、长石乡、白羊乡、铁矿乡、固军乡、井溪乡、堰塘乡、蜂桶乡、花楼乡、长坝乡、曾家乡、大沙乡、秦河乡、庙垭乡、鹰背乡、石窝乡、玉带乡、新店乡、魏家乡、柳黄乡、溪口乡、永宁乡、虹桥乡、康乐乡、白果乡、钟停乡、庙子乡、紫溪乡、庙坡乡、梨树乡、皮窝乡、丝罗乡、罐坝乡、石人乡、赵塘乡、中坪乡、八台乡、花萼乡、曹家乡、石塘乡。

万源市是四川产茶大县,土壤富含硒,具有高山茶特殊的品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列为川东北优质绿茶基地,国家星火计划无公害优质富硒绿茶生产示范基地、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川东北富硒茶基地,荣获“中国富硒茶之都”称号。2007年万源“巴山雀舌”名茶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

近年来,该市把“中国富硒茶都”作为一张名片进行积极培育和重点打造。目前,该市种茶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茶达3000吨,茶叶产值近3亿元。今年4月举办的茶文化节展销会上共销售茶叶200余万元,现场签定合同1.94亿元,其中巴山雀舌占1.4亿元。100克“巴山雀舌贡茗茶”拍得22.8万元天价。

围绕茶产业,该市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力争201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5万亩;年产富硒茶叶3500吨,其中富硒名优茶产量达到2100吨,实现总产值5亿元以上。今年,该市抓住秋季茶树种植的适宜时机,采用最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双行错窝条栽法”,今秋将新建茶园一万亩。目前,已经新建茶园8000余亩。

“红色旅游名城”

万源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独特,是全国红色旅游12大片区“川陕苏区、红岩精神”重点县。该市依托红色、生态两大旅游资源,让红色旅游推动生态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名城”。每年10月都举行“红色文化活动月”,以太平镇的旅游为中心支撑,突出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把太平镇至八台山、龙潭河观光休闲度假游,太平镇至大竹河、鱼泉山生态风光漂流游,太平镇至烟霞山民俗仿古科考游等三条精品线路建设成熟。目前,该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红色文化月活动”,对发展红色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围绕“红色旅游名城”这个建设目标,该市突出开发八台山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花萼山国家地质公园,重点打造万源战史陈列馆、红军公园、向前广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巴山红军公园、红军战斗遗址以及红色旅游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同时,“万源山货”、藤编、漆具、根雕、女红军塑像和红军衣帽等特色旅游商品也越做越好。

“秦巴商贸城”

该市交通便捷,襄渝铁路、210国道纵贯全境,省道302线横穿中部。随着达陕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二线的开工建设,万源将与秦巴地区形成“二小时经济圈”,并成为秦巴周边地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中心。 建设中的达陕高速万源段

该市积极对接机遇,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要求,积极构建秦巴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洼地”。大力推进市场建设,全面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畜禽交易市场建设工程,建成白沙镇农贸市场,加紧建设大竹镇农贸市场。截至2007年底,该市共建设(改造)农家店124家,已通过省级验收合格96家。今年,该市规划了30家日用消费品店,正在组织实施。

【五大创建和六大工程】

“五大创建”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工作先进城市、达州市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六大工程”

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居民行为规范工程、建筑秩序规范工程。

【历史沿革】

1914年改万源县。县东北有万顷池,相传为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之水,多源于此,《通释》谓:“万顷池洒流有四,三入于夔,一入于渠”。

1993 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示: 撤消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建立万源市(县级)。(民政部1993年7月14日批复民行批[1993]151号)

1993年万源市人民政府成立授牌2000年,万源市辖12个镇、4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366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太平镇 44161 青花镇 13796 旧院镇 14208 罗文镇 17577 河口镇 9329 草坝镇 11866 竹峪镇 11541 大竹镇 13818 官渡镇 13791 黄钟镇 10252 白沙镇 19488 沙滩镇 15655 红旗乡 14331 茶垭乡 12593 石岗乡 6375 长石乡 7355 白羊乡 10694 铁矿乡 7836 固军乡 9014 井溪乡 11823 蜂桶乡 4392 堰塘乡 4006 花楼乡 14573 长坝乡 12805 曾家乡 10831 大沙乡 11967 秦河乡 7225 庙垭乡 8482 鹰背乡 8509 石窝乡 13873 玉带乡 10834 魏家乡 11256 柳黄乡 5767 新店乡 5002 溪口乡 6239 永宁乡 6211 虹桥乡 5459 康乐乡 3146 庙坡乡 6790 紫溪乡 2227 临河乡 4967 庙子乡 7179 钟亭乡 5746 白果乡 6307 黎树乡 3875 皮窝乡 3806 蒿坝乡 1444 中坪乡 7277 丝罗乡 5573 罐坝乡 3799 石人乡 4483 赵塘乡 4070 水田乡 6931 石塘乡 14788 八台乡 14319 曹家乡 4808 花萼乡 2216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7号)批复同意万源市撤销城守、白沙、旧院、罗文、草坝、河口、竹峪、黄钟、官渡、大竹10个区工委和蒿坝、红旗、石岗、水田4个乡,扩大5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蒿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梨树乡。梨树乡人民政府驻梨树溪。

将原红旗乡及石岗乡的石岗、孔家山、牛卯坪、四合、坪长5个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太平镇。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建设路2号。

将原石岗乡的八字头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花镇。青花镇人民政府驻青花溪。

将原水田乡的小茶园、党家坡、百花园3个村及原石塘乡的朱家沟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沙滩镇。沙滩镇人民政府驻沙滩坝。

将原水田乡的往川坝、牟家坝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白沙镇。白沙镇人民政府驻白沙河。

2004年,万源市辖12个镇(太平、大竹、罗文、白沙、青花、旧院、草坝、竹峪、沙滩、官渡、黄钟、河口)、41个乡(石塘、八台、曹家、长石、白羊、井溪、铁矿、固军、蜂桶、花楼、长坝、曾家、大沙、庙垭、鹰背、石窝、玉带、魏家、溪口、永宁、虹桥、庙坡、白果、钟停、庙子、梨树、石人、丝罗、中坪、茶垭、堰塘、秦河、新店、柳黄、康乐、临河、紫溪、花萼、皮窝、罐坝、赵塘)。

2005年,万源市辖12个镇、41个乡:太平镇、青花镇、旧院镇、罗文镇、河口镇、草坝镇、竹峪镇、大竹镇、黄钟镇、官渡镇、白沙镇、沙滩镇、茶垭乡、长石乡、白羊乡、铁矿乡、固军乡、井溪乡、堰塘乡、蜂桶乡、花楼乡、长坝乡、曾家乡、大沙乡、秦河乡、庙垭乡、鹰背乡、石窝乡、玉带乡、新店乡、魏家乡、柳黄乡、溪口乡、永宁乡、虹桥乡、康乐乡、白果乡、钟停乡、庙子乡、临河乡、紫溪乡、庙坡乡、梨树乡、皮窝乡、丝罗乡、罐坝乡、石人乡、赵塘乡、中坪乡、八台乡、花萼乡、曹家乡、石塘乡。

2006年9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51号)批准:同意万源市撤销临河乡,将原临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竹镇。大竹镇人民政府驻染房村。调整后,万源市辖52个乡镇(其中12个镇、40个乡)。

【万源名人】

李家俊

李家俊,四川省万源县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地方家庭。先后入县高小和绥定(达县)联合中学读书。1922年考取上海同济医学院。1924年回本县固军坝创办小学。因率学生冲击县政府被捕入狱,曾留下正气凛然词句:

“身似虎, 气如虹、哪堪囚蛰在笼中。 安邦志, 济民衷, 潜伏爪牙, 忍气吞声, 任彼小丑且横行, 他日身返潭穴后, 再作霖雨济群生”。

1926年与王维舟、陈毅、张爱萍等结识,在成都、重庆、达县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李家俊协同王维舟、唐伯垃等,在宣汉、万源一带开展群众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共党组织在万源、宣汉边界地区的广大农民中,建立了比较坚实的工作基础。1929年4月,发动和领导万源固军坝农民武装起义,燃起了土地革命的火焰,震憾了川东北。并建立“川东第1路游击军”,后正式命名为“四川工农红军第1路游击队”,任司令员。同年底,宣(汉)达(县)城(口)万(源)四县委员会和城、万红军总指挥部成立,任副书民兼城、万红军总指挥。 固军坝起义的胜利,使军阀刘存厚极为恐慌,先后三次调兵进行“围剿”。李家俊机智勇敢,多谋善断,采取“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与军阀刘存厚多次作战,屡战皆捷。轰动全川,确有第二井冈山之气概。此时,红军游击队发展2000余人,建立了1000余平方公里的革命根据地,成立1个县农会,4个区农会和23个场农会,革命力量大大加强。他被誉为“四川的彭湃”。

1930年李家俊调到中共四川省委作军事工作,先后在江津、合川、忠县、长寿等地发动武装起义。

1931年春,任川东特委军委书记、江巴中心县委军支书记,负责领导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各地的军事武装斗争。同年10月,李家俊在往返重庆途中,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国民党重庆当局企图劝诱投降悔过,李家俊义正辞严,坚定地说:“共产党为国为民干革命,有什么过该悔?想让我投降,白日做梦!”是年10月29日,于重庆罗家湾英勇就义。时年29岁。

梁明伟

梁明伟,男,生于1978年6月,四川省万源人,1996年参军,2000年8月26日下午,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被中国人民武警指挥部授予“川藏抢险英雄”荣誉称号.

一位被英雄事迹感动的吉林省王晓旭同学在给梁明伟父母的信中写到:“英雄和英雄的家人是永远不会被他人忘记的”。

【基本情况】

2006年,全市面积40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4万公顷,比2005年(下同)增8.9%。森林覆盖率60.6%,完成退耕还林2000亩。辖12个镇40个乡,年末总人口57.36万人。人口出生率7.9‰。

全市生产总值33.26亿元,增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1亿元,增2.1%;第二产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25.9%;第三产业增加值9.72亿元,增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6.9%和26.2%。民营经济增加值17.62亿元,增18.8%;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3%。粮食总产量26.57万吨,减6.9%;油菜籽产量1.63万吨,增0.1%;水果产量0.67万吨,增10.3%;出栏肉猪70.86万头,增3.4%。公路通车里程2809公里;通车村数334个。邮电业务总量9777万元,增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亿元,增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增54.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17亿元,增47.9%;更新改造投资5.48亿元,增125.4%;房地产投资5450万元,增20.4%。建成投产项目94个,竣工项目82个,新增固定资产14.3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61亿元,增30.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2亿元,增25.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11亿元,比年初增23.8%;各项贷款余额10.55亿元,比年初增9.0%。保费收入0.67亿元,增15.5%;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0.24亿元,增8.7%。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2640万元。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4.52平方公里;噪声控制区1个,面积3.64平方公里。

普通中学在校生3.73万人,增4.9%;小学在校生6.22万人,增0.1%;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提高0.2个百分点。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有卫生机构69个,病床位1160张,卫生技术人员1138人。

【特色农业不断壮大】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四川十大名茶-巴山雀舌万源市被确定为四川省增粮增收“三百工程”重点县(市)。旧院黑鸡、肉牛、生猪、薯类、茶叶等特色基地建设有序推进,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四川省无公害旧院黑鸡(蛋)及生猪生产基地,巴山雀舌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名茶”;7家企业被命名为达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8亿元;全面启动建设太平镇、白沙镇郑家坝村、旧院镇红岩村等36个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完成投资3.96亿元。

2019年3月,万源市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万源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9年,万源市入选2019年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县。

二、四川种植茶的优势有哪些

地形:四川东部以盆地、丘陵为主,西部为高原、山地,从而为茶树的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土壤:土壤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是茶叶种植尤其是绿茶种植的适宜地区。

水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充足,云雾多。

阳光:光照充足,漫射光丰富,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

温度:四川全年平均温度是 14~22℃,整体温度适宜,茶树可得到良好成长。

四川种植茶的优势分析清人顾炎武曾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统一六国后,茶叶饮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茗菜煮粥到制茶煮饮,此后历经千年才有了现在的饮茶之道。

四川是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的道士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一颗茶树,成就了蒙山茶的千年辉煌。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中下游。省内地貌十分复杂,东部以盆地、丘陵为主,西部多为海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故具有“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

由于地势高低差异明显,区域间气候变化大,兼有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三种气候类型,总体气候宜人。

此外,四川土壤类型丰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被称为“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四川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良好的盆地周围山地和丘陵地区,这些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温适宜、云雾多、适度高、漫射光丰富,土壤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是茶叶种植尤其是绿茶种植的最适宜地区,在这样独特的地形养育下,不同地域生长的茶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茶叶发源地是中国,而巴蜀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地区,茶树原产地之一,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

四川省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蒙顶山、古蔺、北川等区域都发现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及白面古茶树群,自古以来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

川茶业的发展,对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四川现有茶园种植规模5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三),全省5000多家茶企、6000多家茶叶作坊和300万茶农,全年茶叶产量占据全国10%以上。

川茶开发了系列知名商标如天府龙芽、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特别是绿茶品牌享誉国内外。四川省悠久的种茶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优良的茶叶品质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为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传播中国茶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区)四川产茶区域划分情况1、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

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是四川省产茶规模最大的优势区域,主要包括成都市的蒲江县、邛崃市,自贡市的荣县、泸州市的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乐山市的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县、峨眉山市,宜宾市的翠屏区、叙州区、高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眉山市的洪雅县,雅安市的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等21个县(市、区)。

其中,宜宾市属典型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全年温差不大,无霜期达三百天以上,特别是海拔在400米以下的地区,无霜期长,年均气温为18.1℃,日照百分率达到26%,全年积温为4238.5℃,有利于茶树生长,故宜宾市九县一区均有茶叶种植。

此外,该产业带中的雅安市位于神奇的北纬30°黄金产茶带上,海拔范围较广,气候温和,雨多雾多,年降雨量约为1000—1800毫米,土壤多为酸性或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茶园面积十分广阔,尤其是雨城区和名山区两地茶叶种植规模大,茶园面积超4万亩,茶叶产量近8万吨,在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川万源茶区)2、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

包括绵阳市的平武县、北川县,广元市的青川县、旺苍县,巴中市的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达州市的宣汉县、万源市等9个县(市、区)。

该区域内多数产茶县地势偏高,空气相对湿度大,云雾较多,且土质富含硒,可生产出优质富硒绿茶,所产的巴山雀舌等7个名茶曾获农博会金奖。2011年集中打造了广元、巴中、达州等100万亩优质富硒茶产业带。

旺苍县茶园面积达到20.2万亩,茶叶产值达到4亿元,形成白水、木门、五权、东河为核心的4个万亩现代茶叶基地。

所产“米仓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全国首批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品,被命名为广元“七绝”产品之一。

(犍为县茉莉花种植区)3、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

主要包括自贡市的荣县和乐山市的犍为县。

其中犍为县地处最适宜于茉莉花生长的纬度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所产茉莉鲜花以花型大、花瓣厚、香气浓郁芬芳著称。

犍为县拥有300多年的茉莉花种植史和近百年的茉莉花茶加工史,不仅是全国茉莉花主产区、优质茉莉花茶主产地,也是全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茉莉花生产加工基地,被称为“中国茉莉茶之都”。

“犍为茉莉茶”现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乐山茶叶三大公共区域品牌之一。

4、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

主要包括宜宾市的翠屏区、叙州区、高县、筠连县4个县(市、区)。

川红工夫红茶产于四川东南地区的宜宾等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宜宾具有冬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春季回暖特早的气候优势,因此宜宾茶树在相似、同纬度主产茶区发芽早,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上市,一般比省内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4月即进入市场。

宜宾川红工夫红茶以早、嫩、快、好的显著特点及优良品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同时,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已于2014年申遗成功,成为川内首家红茶类的非遗项目,对宜宾茶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巴中的自然资源

巴中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

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5%。 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 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巴中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巴中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具的上等优质木材。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巴中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地理位置优越;g244、g245、g542、g347国道穿境而过,巴中五区县均有高速公路通达。

1、广巴高速公路g5012(广元市-巴中市)

2、成巴高速公路s2(成都市-巴中市)

3、巴达高速公路g5012(巴中市-达州市)

4、巴陕高速公路g85(巴中市-陕西省汉中市)

5、巴广渝高速公路g85(巴中市-南充市-广安市-重庆市)

6、绵万高速公路(绵阳市-巴中市-万源市) 1 、广巴铁路(广元市-巴中市),2011年12月16日通车。

2 、巴达铁路(巴中市-达州市),2016年1月10日通车。

3、汉巴南铁路(汉中市-巴中市-南充市),在建。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63.94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50.7%、42.8%,分别拉动gdp增长0.6个、4.6个、3.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56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6:35调整为18:46:36。

2014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gdp的比重为5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11.4%。

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比上年增长6.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1万人,增长5.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4万人,增长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2014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7万人,比上年增长9.7%。其中,输出市外112.5万人,增长28.6%。实现劳务总收入148.6亿元,增长35.1%。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上涨0.6%。

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省财政口径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21.29亿元,增长23.9%。公共财政支出204.91亿元,增长7.1%。 2014年粮食种植面积3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6.96万公顷,增长1.3%;糖料种植面积868公顷,增长0.6%;中草药种植面积6091公顷,增长2.9%;蔬菜种植面积4.52万公顷,增长1.3%。

全年粮食产量167.04万吨,比上年减产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9.57万吨,增产1%;大春粮食产量127.47万吨,减产0.5%。

全年油料产量13.58万吨,增产1.3%;糖料产量2.07万吨,增产0.7%;烟叶产量0.48万吨,增产0.8%;蔬菜产量109.6万吨,增产1.7%;茶叶产量0.26万吨,增产6.3%;中草药产量1.86万吨,增产0.5%。

全年生猪出栏378.71万头,增长2%;牛出栏20.85万头,增长3.5%;羊出栏76.57万只,增长3.7%;家禽出栏1045.67万只,增长2.6%。全年肉类总产量32.03万吨,比上年增长2.2%。禽蛋产量6.32万吨,增长0.7%。

全年完成荒山荒坡造林面积4483公顷。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933公顷,退耕还林工程3216公顷。年末活立木蓄积量395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商品木材产量5.49万立方米,减少20%。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46994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3.8%。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年末实有森林面积69.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品产量6.18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8万吨,增长10.9%。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0公顷,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2320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73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时,新增解决安全饮水24.04万人。 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6%,重工业增长19.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减少13.9%,集体企业增长13.8%,股份有限公司增长11%,私营企业增长35.7%。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摩托车制造业增长2.1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9%,食品制造业增长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7%,医药制造业增长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334.2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6.6万吨,鲜冷藏冻肉18.9万吨,白酒2.9亿升,精制茶2549吨,纱8519吨,布3095万米,木质家具22.8万件,中成药510吨,塑料制品8.5万吨,水泥268.8万吨。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利税总额30.99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12.21亿元,增长30.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2户,实现建筑总产值374.38亿元,增长2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1.24万平方米,增长7.3%;房屋竣工面积1233.37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28.34万平方米,增长29.1%。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1.09亿元,减少11.2%;第二产业投资161.64亿元,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161.45亿元,增长38.5%;第三产业投资655.04亿元,增长31.8%。按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650.23亿元,增长25.4%;安装工程投资69.55亿元,增长49.7%;设备工器具购置82.14亿元,增长74.5%;其他费用45.84亿元,增长18.2%。

全年民间投资4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70.1%,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39.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2.4%,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商品房施工面积730.12万平方米,增长21.9%;商品房竣工面积59.08万平方米,减少54.6%;商品房销售面积180.68万平方米,增长25.7%。

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5.65亿元,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3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租赁住房818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9350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400户。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5.72亿元,增长1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1亿元,增长9.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80.68亿元,增长12.6%;餐饮收入额22.75亿元,增14.9%。

2014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1.2%,饮料类增长3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9%,化妆品类增长30.9%,金银珠宝类增长53.8%,日用品类增长2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2%,中西药品类增长29.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9.1%,通讯器材类增长2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6%,汽车类增长47.8%。

2014年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16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1%;实现旅游总收入89.54亿元,增长35.3%。年末有旅行社16个;有旅游住宿设施企业1113户,其中星级饭店和宾馆10户;有旅游住宿设施床位数4.34万张。年末旅游从业人员3.11万人,其中导游人员159人。 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7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个人存款557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5.04亿元,增长30.2%。其中,中长期贷款291.76亿元,增长43.7%;短期贷款51.58亿元,减少16.5%。

2014年末共有保险公司(分公司)16户,比上年增加2户。其中,财产险公司5户、寿险公司11户。全年保险公司各类保费收入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1亿元,增长19.5%;寿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增长18.3%。全年支付各项赔偿和给付6.94亿元,比上年增长70.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63亿元,增长24%;寿险赔款支出4.31亿元,增长1.2倍。

2014年末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户。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8205户,比上年增长25.6%;全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88.6亿元,比上年增长91.8%。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95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3351元,增长24.5%;家庭经营纯收入2185元,减少22.3%;财产性纯收入74元,增长2.3倍;转移性纯收入1284元,增长1.1倍。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8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7%。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2010年不变价)的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3.06万人。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7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9392元,增长9.3%。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1749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9%。